1月6日,我校校长助理、畜牧兽医学院院长陈启军教授应邀在图书馆报告厅为全校留学人员、有出国意向师生200余人作报告,题为“出国留学的几点体会”。校领导刘广林、王铁良、王继成出席报告会。
陈教授从留学目的、益处、如何选择实验室、选择何种实验室、如何提高学术水平等十个方面言简意赅地阐述了相关注意事项。他指出,选派师生们出国留学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留学经历可以使师生们的外语交流能力得到升华,学术水平得到提高,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要通过文献、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尽量选择学术产出高、CNS文章多、名牌大学的名牌实验室,选择既搞科研又培育人才的科学家做导师。
陈启军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留学和国外研究经历,提醒师生们从语言、心理等各个方面做好留学准备,要准确定位,力争亲手实验的机会,不做浪费时间的旁观者。他指出,亲手劳动获得的知识最牢固,要充分利用留学期间的资源,抓紧时间阅读大量文献,尽可能多地参加学术会议和组会,要通过表达锻炼沟通能力,虚心学习国外学者的思维方式和关键技术,多了解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知识。
陈启军教授的报告朴实风趣、亲切感人。他在强调语言基础的重要性时,笑称自己当年“夜里做梦的时候都在用英语交流”。提到阅读文献,他说自己当年刚到瑞典时,用三个月时间把导师书架上的全部书籍都看了一遍。为了科学研究,他在整个留学期间从没有在凌晨两点前回过宿舍。为了完成一篇高水平论文,他靠一箱方便面在实验室整整工作了一个月。
陈教授语重心长地勉励师生们珍惜国家和学校提供的宝贵留学机会,秉持“一滴汗水一份收获”的理念,心无旁骛潜心科研,学成归来大展宏图,做学校内涵建设的受益者和践行者。
陈教授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来历、评审流程、屠呦呦教授的科研历程及获奖始末等情况。在回答为什么选择来到沈农的提问时,陈教授坦言,非常喜欢沈农文化和沈农人,被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务实奋斗的校园文化、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学校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深深吸引,热爱这方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土地,期待与广大师生一道实现强盛沈农的梦想。
报告现场座无虚席,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很多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一些有留学经历的老师感叹:“这场报告真是相见恨晚”。部分已毕业的学生通过网络得知消息后还专门赶回母校聆听陈教授报告,为能近距离感受大师风范、倾听教导而激动不已。
学校留学人员联谊会筹备组副组长林凤教授主持报告会。(党委统战部 左微 文/摄)

陈启军教授作专题报告

全校留学人员、有出国意向师生200余人在图书馆参加报告会

师生专心致志聆听陈启军教授讲述

青年师生认真记录报告内容

林学院青年教师向陈启军教授请教

报告现场座无虚席,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