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学生记者 王晨)10月15日,我校“美梦成榛”团队凭借本溪满洲自治县三阳大果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据悉,这也是在东北三省高校及全国农业院校中唯一一个荣获金奖的项目。该团队由我校2014级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孙丽金、2016级农村区域发展硕士刘相慧、2013级农业经济管理2班宋佳文、2013级会计1班张媛媛、2013级农林经济管理2班李放和2014级会计3班林炜珈六人组成。本次互联网+大赛分为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国家级总决赛三个环节,我校“美梦成榛”团队通过展示项目亮点,团队默契配合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
客观剖析项目,找准项目亮点
“找准项目的亮点,把亮点展示在最核心的地方,这是能打动评审老师的关键。”作为团队指导老师,经管学院景再方老师回忆赛前准备时说,“我们的亮点就是通过品种的远缘杂交和优选,使产品具有技术优势。”孙丽金团队的榛子品种,是以我国野生平榛为母本,欧榛为父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与野生榛子一样香、同美国大榛子一样大,皮薄、产量高、抗寒性强也是其项目的突出优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每个人都更加了解项目的优势。每次赛前都会整理大量的资料,赛后根据评审老师的提问反思项目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一次次完善自己对项目的认知。”担任团队队长的宋佳文说。
在省赛的PPT展示中,他们以最普遍采用的策划案流程来陈述项目。在明确自身优势后,在国赛前他们对项目展示过程做了结构上的调整,将品种优势及经营业绩,这些直观的特色最先展示出来,让评审老师更直观地了解我们项目的优势。“通过这次比赛,我意识到一定要全面了解自己项目的优势,通过展现这些优势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谈起比赛经验,宋佳文如是说。
细节决定胜负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团队,同时也要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个细节。”景再方老师对细节的注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李放负责为评委品尝的榛子选择果盘及设计标签,在成品展示时,要保证每个评委面前有两份果盘:一份未去皮,可供评委了解,一份去皮,以供品尝。每一份果盘中分三个区隔,分别盛放团队的平欧榛、本土平榛与美国大榛子,外观对比一目了然。“刚开始我们仅仅是想将我们的成品展示出来,但只做这些还不够。于是我们想到了对比、想到了去皮和不去皮、想到了给每个果盘设计标签、甚至连果钳和湿巾纸都考虑到了。”
在最初给产品设计标签时,李放一遍遍地修改,哪怕是可回收标志大小、二维码位置,都精益求精,拿出百十种设计方案进行筛选。“我们设计出双向透明标签,像创可贴一样。不论是从哪个方向,都能看到标签的内容。将同一类标签贴到果盘上时,难免贴不到位,为了贴出统一的效果,我们也反复粘贴了上百次才得到满意的结果。”除此之外,团队要求评审老师右手边摆放去皮果仁、左手边摆放未去皮榛子,要求在摆放样品时,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示出我们产品最明显的优势。
林炜珈与张媛媛负责整理财务情况,给比赛做策划案及财务报表。她们需要根据孙丽金提供的原始数据,一项一项地对照完成表格。“对于财务方面要求我们在整理时一定要细心、准确。有些具体的数据,比如税率,需要我们自己计算的时候,我们就会反复计算核对很多次。”针对很多财务专业知识,她们总是一边翻书查阅相关概念,一边咨询老师,“每一笔都是真实的数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数据按专业模式整理好。”
同样在PPT内容方面也要做到精益求精。在老师指导下,在PPT的展示中加入“农产品溯源”这一内容,确保能查到生产端、运输端、销售端等每一个环节的基本信息,保证如果在市场中发生了问题,能排查到问题的源头。“通过加入这一环节,我们意识到,在整个项目体系的细节部分我们做得不够好。”宋佳文说,“于是我们改进了项目的执行总结、演讲稿也逐字逐句地推敲,一句话往往要对比很多种方式才决定,哪种语气更能表达我们的优势、更能引起评审老师的共鸣,在用词、列举数字上都细心琢磨。”
团队默契让展示效果更完美
采访过程中,景老师多次谈到:“一个人是完成不了整个项目的。”
谈起团队的配合,林炜珈说:“大家在一起,确实需要磨合。每个人对项目的理解程度不同,对老师的提问理解也不同。我们每个人只能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只能通过团队之间的一次次交流,保证了解每个人的思路和想法,及时纠正、及时改进,才能提高团队之间的默契度。”
在省赛的答辩环节中,队友之间也产生过不同的声音。赛后分析原因是对评审老师的提问理解有偏差、对项目思路不够清晰。负责财务部分的林炜珈说:“赛后我们聚在一起讨论怎么能更好地理清思路。大家把所有的项目思路都写下来,细致到技术、财务、营销模式等各个环节。我们做了大量笔记,并且重新调整第二天比赛中演讲稿和PPT的思路。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对项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以后的比赛也更有信心了。”李放说:“大家在备赛时的心都是一致的,意见不同的时候,我们会倾听每个人的想法,在对比之后找出最佳的方案。”
从校赛、省赛一直到国赛,历时7个月,团队团结一心,攻克各种难关。在国赛前,成员集中在一起,探讨比赛细节、彩排比赛流程、准备比赛所需样品,每晚都工作至凌晨才休息。看到学生们为这个比赛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景再方老师欣慰地表示,“这次比赛已不仅仅是我们学校的荣誉。复活赛前一夜,吕杰副校长、省教育厅的领导、省内其它高校的领队都纷纷打来电话表示‘沈农加油,辽宁加油’。我们不辱使命,我们看到金奖名单中有了我们辽宁省,有了我们农业院校,也有了‘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沈农的旗帜高高飘扬,这是我和我所有队员们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