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校长刘广林出席我校卓越创客基地社团举行的第24期“EB书霸汇•真人图书”活动,与130余名师生共同回顾学校的过去,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对大学的理解,对学校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刘校长以时间为轴,给师生们还原了一幅沈农发展的壮美画卷。从省立奉天农业学堂到省立第一农科高级中学,从东北大学农学院到沈阳农学院,从农业部属院校到辽宁省与农业部共建院校,刘校长把每个时期出现的建校功臣、顶尖学者、优秀教师、杰出校友如数家珍般介绍给现场师生。
作为我校毕业生,当被学生问及为何选农、学农,如何学专业、爱专业时,刘校长真诚、质朴地讲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刘校长说,当时家境不好,求学不易,现实条件不允许他做选择。上学时他把精力放在本分做事、发奋学习、感念师恩、勤勉自立上,先后经历班主席、团支书、班长、院学生会主席岗位,在各个岗位都以集体大局和荣誉为重,团结同学、传播正能量。
刘校长引用《三国》名句“善圃者投种于地,待时而发;善奕者投一闲著于数十著之前,而其应则在数十著之后”劝导学生珍惜友谊、接受磨炼,在学习专业、参加活动时不要囿于眼前,要放大格局。学生应以学为本,兼学别样,同时提倡学生做好五件事:说好母语,掌握一门外语;培养至少一个爱好,有特长;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丰富成长阅历;有良师益友,树立学习榜样;注重人际交往,懂得人情世故。刘校长语重心长地嘱咐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言行一致、追求理想、从容自信、富有情怀的人”。
刘校长赞同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教育家“以教师为主、以大师为主”的理念,认同刘道玉、柯炳生等教育家“以学生为本”的观点。刘校长说,在“坚韧不拔、坚持发展、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坚持事在人为”新时期“沈农精神”的引领下,学校正本着“以学生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学术、追求真知”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一所有传承、有自信、有文化、有精神的大学。
在满怀深情地回顾学校“十二五”“补欠帐、打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岁月后,刘校长从引进培养大师、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等方面客观、理性地为师生勾勒了学校发展蓝图。刘校长说,“十三五”期间,学校要“上台阶、大发展,进入全国农业院校第一集团”,未来的沈农一定会是一所世界有声、国内一流、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农业大学。
活动持续将近三个小时。参与活动的师生反响强烈,表示受益匪浅,并纷纷向校长、向学校表达感谢、送上祝福。(教务处 高爽/文 大通社学生记者 肇焘岳/图)

